掃描件轉可搜尋 PDF:OCR 最佳實踐指南(含精度與體積優化)
部落格

掃描件轉可搜尋 PDF:OCR 最佳實踐指南(含精度與體積優化)

教你把「圖片型 PDF/掃描件」轉換為可搜尋可複製的文字,涵蓋前期前處理、語言選擇、表格識別、匯出格式與壓縮等關鍵技巧。

繁体中文

許多 PDF 其實是「圖片」——例如用手機拍的紙本文件、列印件的掃描圖,或由圖片合成的 PDF。這類檔案裡的文字無法選取、搜尋或複製,需要透過 OCR(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,光學文字識別)把圖片中的字元轉成真正的文字。

如何判斷是否需要 OCR?

  • 用瀏覽器或閱讀器開啟 PDF,嘗試框選文字:能高亮單字的是「文字型 PDF」;只能成塊選中或完全選不到,多半是「圖片型 PDF/掃描件」。
  • 文字無限放大仍銳利但無法編輯,可能是「向量文字」而非真正文字。此時也可用 OCR 轉為可編輯/可搜尋內容。

一鍵上手:線上 OCR

想要最省心的方式,直接使用:

OCR 文字識別(PDF 可搜尋化)

何時選不同輸出?

  • 保留版面、僅需可搜尋/複製:選「可搜尋 PDF」(文字覆蓋於原圖之上)。
  • 需要進一步編輯排版: PDF 轉 WordPDF 轉文字

OCR 精度提升的關鍵步驟

1) 前處理:方向、順序、干擾

在識別前先把頁面整理乾淨,能顯著提升準確率:

  • 方向/順序: PDF 頁面整理 批量旋轉橫放頁面、拖曳重新排序、刪除空白頁/廣告頁。

  • 黑白/灰階(適合黑白文本稿): 黑白/灰階轉換 可抑制彩色雜訊、提升對比度,有助於 OCR 識別與後續壓縮。

  • 柵格化(針對複雜向量或 CAD 圖導致識別異常): 向量柵格化 將複雜向量轉為點陣圖,減少識別干擾。

解析度與清晰度

  • 建議解析度:以文字為主的文件,掃描/拍攝清晰度約 300 DPI 即可;小字或印刷品質較差的材料可提升至 400–600 DPI。
  • 避免過度壓縮/模糊:過低品質會使 OCR 誤把雜點辨識為字元。

2) 語言與版面

  • 語言設定務必與原文內容相符(中/英/日/韓/繁體等),混合語言請同時勾選對應語種。
  • 多欄排版、表格、註腳、直排文字等複雜版面會降低精度;必要時可拆分區域後單獨識別,或匯出為 Word 再手動微調。

3) 匯出格式的選擇

  • 可搜尋 PDF:最適合歸檔/檢索/標註;外觀與原件一致,文字可搜可複製。
  • Word:適合需要深入編輯的場景,但複雜版面可能需人工校對。
  • 純文字:最輕量,便於二次處理,但無版面資訊。

典型流程模板

文字掃描件(合約/講義/報告)

  1. 整理頁面: 頁面整理 → 旋轉/排序/刪空白。
  2. 視情況黑白化: 黑白/灰階轉換(以清晰為先)。
  3. OCR 識別: OCR 文字識別(選擇正確語言)。
  4. 檔案偏大?使用: PDF 壓縮

圖文混排/彩頁資料(圖片與文字並存)

  1. 先做方向/順序整理;避免過度黑白化,以免圖片細節流失。
  2. 直接進行 OCR;如需減小體積再壓縮,優先選擇「強力壓縮/MRC」選項(彩色文件更友善)。

CAD 圖紙/向量內容導致 OCR 異常

  1. 柵格化: 向量柵格化
  2. 視情況黑白化提高對比
  3. 再進行 OCR

常見問題(FAQ)

Q: OCR 後錯字很多?

A: 提升原件清晰度與對比度,確認語言選擇正確;先黑白/灰階化以抑制雜訊;多欄/表格建議匯出到 Word 人工校對。

Q: 表格識別不理想?

A: 複雜表格建議使用 PDF 轉 Excel 做結構化抽取,或 OCR 後手工修訂表格。

Q: 檔案太大無法傳送?

A: OCR 後使用 PDF 壓縮 ;黑白文字類可先黑白化再壓縮,通常體積可大幅下降。

Q: 原文含機密資訊,OCR 是否安全?

A: 對敏感文件,建議本地處理或使用可信的線上服務;必要時僅匯出必要頁,或透過虛擬列印產生扁平化副本。

Q: PDF 被限制編輯/複製,如何 OCR?

A: 若你具有合法權限,可先用 解鎖 PDF 移除權限限制,再執行 OCR。

實戰小技巧

  • 先「整理 → 再 OCR → 最後壓縮」,避免在低清晰度上做識別。
  • 中英混排請同時勾選兩種語言,提高識別率。
  • 連續頁方向錯亂時先批量旋轉;頁面順序正確有利於後續檢索與分章。
  • 對「多來源合併」的掃描集,先用 頁面整理 統一順序,再做 OCR;必要時結合 黑白化壓縮 取得清晰與體積的平衡。

相關工具速達